研究顯示,金錢特別會引發我們的焦慮,原因就在於大腦對於「不確定性」的處理。
《理財盲點:有錢人不會做的13件理財決定》引述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ume的研究─《Computations of uncertainty mediate acute stress responses in humans》。
這個研究解釋了為什麼聰明人有時候會對於金錢犯下愚蠢的決定。
實驗內容:猜蛇在哪裡,猜到被電
研究人員請參與者看著螢幕,去找出潛伏在石頭底下的蛇。
假如找到蛇,就會被電流電到,引發疼痛。
所以對於測試者來說,是對於蛇的恐懼再加上發現蛇之後的痛覺,就算不怕蛇,只要發現蛇就會被怕電擊
實驗人員要觀察的是:參與者可能發現有蛇時,他的壓力變化程度。
實驗結果:不確定反而讓人壓力更大!
實驗結果很有趣,如果參與者知道他這裡很可能會找到蛇,那麼他們的壓力反而不會那麼大,壓力最大的時候是「找到什麼機會有一半時」。
對於參與者而言,比起確定要受苦,「不確定」是否要受苦反而壓力更大。
我覺得有一種情形很類似─考試放榜前。
比如說我之前考三等特考放榜前夕,那種不知道自己是上榜還是落榜的時候,心裡真的非常忐忑不安,我想這個時間的感覺正是如此。
我們的財務狀況如果是不確定的話,壓力會很大
金融市場本身是混沌不明的地方,充滿不確定,而我們的財務狀況也是充滿著不確定。
即使現在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且戶頭有些錢,這種人當察覺到未來財務生活的不確定性時,很可能會覺得有壓力而極度焦慮,進而讓他們對金錢過度執著,以至於把自己和身邊的人逼到崩潰。
自己好像能退休又好像不能退休?這種不安定感會帶來更多壓力。
吉兒.施萊辛格(Jill Schlesinger)寫到:
追根究柢,原因就在於他們根本就有過度重視金錢的傾向,賦予金錢太多無謂意義。
https://pgfinnote.com/computations-of-uncertainty-mediate-acute-stress-responses-in-humans/